从早上起,后台就有读者陆续给蓝翼发来了关于中信规则调整的消息,直到看到中信官方的公告,继广发、浦发之后,一直坚挺的中信也对航空里程兑换出手了。后台很多朋友来问,手中的中信卡还要继续持有么?蓝翼的回答依然是「有」,就来一起回答了。 说起中信银行,估计很多人和蓝翼一样有些「执念」,从最早的「神卡」概念 i 白金,到每月都不会错过的「9 积分」星巴克,再到资产绑定的吃螃蟹选手「悦卡」,商旅神作「国航世界卡」... 每一张蓝翼自己都没错过,今天就一起回顾下。 公告的详情可在中信官网查看: https://creditcard.ecitic.com/gonggao/news_200320.shtml 其实早在去年 8 月,中信已经调整过一次里程兑换的规则,而再来看今天的这次调整,蓝翼倒是不觉得意外,主要的变化见下表: 简单说,和行业整体趋势一样,兑换比例和上限都做出了调整,主要围绕着金普卡和白金卡,而顶级卡用户受影响不大。 里程调整:醉翁之意不在酒对于公告,蓝翼先来说结论:薅积分的用户肯定是不利;而对于大多数中信持卡人来说,也许这会是一个长期利好的开端。 先来说最显而易见的对航司里程兑换影响: 首先,对占极少比例的超高端用户来说,也就是上述顶级卡的持卡人们,规则基本上并没有什么变化,而从这两年的趋势看,各家对这个人群都是优先保护,甚至升级福利的态度。而对于非顶级卡的持卡人,但又是飞行常客的,和蓝翼自己一样,这部分人中多数会是某一两家航司的高端常客,此次调整并未涉及航司联名卡,也就是说国航世界卡 8 元 1 里程 / 1 美元 2 里程、川航世界卡 & 厦航世界卡 1 美元 2 里程、其他航空公司白金卡 10 元 1 里程 / 1 美元 1 里程这些在业界来说依然领先的兑换比例都延续,并不影响这部分用户的使用。 再来看目测受影响最大付费白金和金普卡用户,其实对于普通付费白金用户来说。随着易卡的落幕,中信常规的多倍积分活动所剩不多,悦卡的定格 8 倍积分也有诸多和额度、消费比例有关的限制,正常用户想要快速大额攒分已不像前几年那么容易。在这样的前提下,要达到最新的兑换上限并不轻松,那么真正受损的是哪一类群体,几乎不言而喻了。 其实早在易卡多倍积分政策调整的时候,就已经可以看出中信打击特定人群的趋势,这次的里程规则调整,算是从出口的进一步封堵了。估计这一轮公告调整过后,要有不少靠小白金薅低里程比例牟利的羊毛党销掉手中的中信卡了。 不过银行也不傻,挤水分还不至于把海绵也拧坏了。比如积分累计方面,易卡多倍积分调整之后,悦卡权益依然很不错。 而据小道消息,在积分累积方面,中信的线下计积分商户马上将有大扩充,线上交易积分也很可能取消上限,值得期待。 同理,里程规则未来也还会有利好消息陆续放出: 首先,规则调整后,中信可兑换的里程产品会进一步扩大,公告中说「规则调整生效后,将陆续提供更多航司里程兑换服务」,目前蓝翼得到的消息是,五一后,亚航、马航、法荷航、新航、长荣、美联航、阿提哈德、卡塔尔航等国际航空公司都会重新上架,积分兑换里程的数量将扩充到十几家,临时保滚动、保活跃账户都不妨换上一些。 其次,针对里程需求确实超过上限的用户,据说中信也正在筹备相应的超限额兑换的活动。可以说其实这些年下来,银行也都学聪明了,用「活动」替代「规则」,只是把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活动复活:信用卡回归普惠时代其实近两年,信用卡领域大家一直在说的都是「温暖升级」,如果局限在有限的圈子里,会感觉整个信用卡行业好像一夜寒冬似的。但如果你去问问圈子外的朋友,则会发现完全不一样的景象——蓝翼的很多之前从不考虑信用卡兑换里程的朋友,都开始关心谁家有商圈活动能吃五折的餐饮,谁家的积分能换星巴克…… 很多人问,明明最早就是蓝翼说「信用卡积分最有价值的用法就是兑换里程,这也是核心的判断标准之一」,可今天蓝翼更想说,当十余小时洲际航班的早鸟往返票可以轻松低至 3k、而同时兑换门槛上升、放票日益减少的当下,里程的价值是否也该重新核算了?当然,在两舱上里程票依然有绝对的优势,但参考如今的比例和换票难度,能轻松一年靠信用卡消费换到全家出游头等、商务舱的选手,蓝翼也是由衷的佩服这样的消费能力和爬虫能力。 信用卡对应的是每个人的全部日常消费,而出游只是其中的一小环,若日常的活动、积分小玩法能轻松省出真金白银,那出游时的银子也自然就有了。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只有一面,旅游诚然是很多人的刚需,但明明吃饭穿衣才是更大的刚需,当买苹果都会先打开 PDD 的今天,如若因「里程价值最大」这个过时的执念而顾此失彼,倒反而可能是损失了。 蓝翼也在反思,为什么从当初兑换中「里程独大」的思维如此根深蒂固,甚至可以忽略当年 12000 可换的京沪里程票已摇身涨到工作日 24000,由此带来的贬值为何没人计算?又是否因此导致了信用卡成为少数人的圈子,甚至还演变成为羊毛党牟利的工具。而对于大多数持卡人来说,门槛高的航司里程就一定是合适的么? 银行对于里程规则的调整,并不意味着积分的价值消失或贬值,更多倒像是通过另一种形式回馈持卡人的引子。对于银行来说,任何积分都是财务报表上的负债,而积分部门的重要 KPI 之一就是如何让用户把各自的积分消耗掉。因此我们如果观察就会发现,每家银行在封锁一个积分消耗黑洞的同时,都会对应出台让更多人能用得上的活动或权益。简而言之,就是把曾经一个人一年兑换的几百万积分,变成几百万人都可以去兑换的几万积分。 比如伴随中信的这一系列变化,首先就是 9 分享兑等经典活动的复活:每两周一个周期,期间任意三天有线上交易即可获得一个权益,这个门槛可以说约等于不存在。哪怕只是三天在支付宝献爱心都能满足,第一期活动到五一,蓝翼觉得有理由相信活动很大概率会延续。 ![]() 尽管权益商家中少了很多人刚需的星巴克,但这约等于白送的 20 元话费和 25 元苏宁代金券也是「真香」了。 此外精彩 365 和 9 元享看也都回归了,无论是周三、周六的商家五折代金券,还是影院关闭期间的 9 元购买视频网站会员,都是每个人都能用得上的实打实优惠。另外还有一个专门针对疫情的专属活动,每周一只需 1 分钱就可以领取瑞幸咖啡券、麦当劳抵用券、滴滴打车券、美团平台券四选一的复工礼,而这些营销费用从哪儿来的?很可能出处之一就是账户里躺着千万级说不清来源积分的特殊持卡人了。 结语蓝翼在去年的文章中说过很多次,信用卡野蛮生长的阶段已经过去了,那个时候,银行跑马圈地,会有意无意地「放水」来争夺第一批用户,也就是所谓的「玩卡」人群,甚至于形成某种生态和利益链条。但不知道这些人是否已经忘了,「货币发行方」才是一手掌握着价值和游戏规则的绝对强者,除非时候未到,否则怎会一直有漏网之鱼?而生态从混沌走向平衡,也正是一次次在不破不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如今的信用卡市场,已经渐渐进入到成熟阶段,从监管机构到卡组织和银行,都开始重视风险的防范。属于先行者们的「玩卡」的时代已经几近落幕,不管是不舍也好、缅怀也罢,普惠更多人的「用卡」时代正在揭幕。也许是时候好好算算个人、家庭的帐,如何在生活的不同场景下用好信用卡,从视频、音乐平台会员,到外卖、奶茶,甚至话费、电费,信用卡的积分商城早已不是当初里程之外就是高价锅碗瓢盆的一言堂时代,每个人都有全新的最适合自己的玩法。 让身边的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用卡的乐趣,蓝翼也从去年起重新在整理每家银行的推荐卡,不知道你是否也已经重新调整好自己手中的持卡组合了?
![]() 特别声明1、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卡神吧系信息发布平台,卡神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2、您若发现有侵略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工作人员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3、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帮助我们转发它分享给你身边的好友。 |
如何变更中行贷款还款卡-手机银行功能强大
拜登“史上最大规模”释放石油储备,是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