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持续实现“穿越周期的稳健”? ![]() 本文由「轻金融」出品 作者:李静瑕 总资产规模超过30万亿,个人客户存款余额突破10万亿,个人客户总量达6.5亿户,不良率连续12个季度下降... 如果这一系列数字出自一家银行,毫无疑问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宇宙行。没错,这只是笔者从工行2019年年报中选取的一小部分。 多年来,工行已经积累了强大的传统银行实力:最大的总资产规模、营收、净利润、人才体量和用户群、领先的科技实力等。而每逢年报公布,工行都会有一系列指标创下新的记录。 在这背后,是工行持续稳健的经营思路与文化,形成了良好的基础和独特优势,经营业绩保持“穿越周期的稳健”。如果看工行各项指标的增速,依然是稳扎稳打;如果看资产质量,也是一如既往的稳。 近年,随着传统银行业即将成为过去时,工行在推动又一次转型,对内大刀阔斧进行多项科技改革,对外加大开放力度。“工行提出的跨业、跨境、跨界的转型战略,有可能成为大型银行战略转型的样本。”一位银行业分析师指出。 综合金融标杆“稳” ![]() 从盈利增长看,2019年工行各项数据都平稳增长:客户存款增加1.57万亿元;拨备前利润5707亿元,同比增长6.9%;资本充足率提升1.38个百分点,至16.77%; 在业绩亮眼的背后,2019年工行都做了什么?从各个业务来看,工行的综合经营优势都进一步夯实。 从资产结构来看,2019年,工行积极调整贷款投向,压降“两高一剩”行业贷款,境内人民币贷款新增1.33万亿元,增幅9.8%;交通运输、公共设施、能源、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贷款余额均稳居市场第一;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占比分别升至33%和37%;普惠贷款和民营企业贷款分别较年初增长52%和10%; “稳”还体现在全面经营转型上,比如2019年工行个人客户净增超4300万户,创近年最好水平;信用卡客户破亿,领先全球同业;ETC 客户增加4203万户,增量市场第一,存款总量及分品种增量均保持市场领先。工行还强化对公对私业务联动,综合化国际化布局进一步完善; 稳健,还得益于风险管理的全面加强,厚植合规文化,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至1.43%,连续12个季度下降,拨备覆盖率上升至199.32%,风险抵御能力不断增强。 第一个人金融银行“双第一” 当前,几乎所有类型银行都在积极推进零售银行转型,在某种程度上,零售转型决定了银行这一轮转型的成败。 值得关注的是,在2019年,工行还启动了第一个人金融银行战略,这是工商银行的一项长期战略和优先发展战略,其个人业务也取得明显成效。 ![]() 具体来看,首先是个人存贷款增量位居市场第一。个人存款突破10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4万亿,增幅11%,日均增量突破1万亿,时点和日均增量保持市场双第一。 而如果从近三年来看,工行是唯一一家每年存款增长在1万亿以上的银行。这背后跟工行强大的综合金融服务实力息息相关。 其次,是个人客户增量再创新高。个人客户总量达6.5亿户,比年初增加4329万户,增幅7.1%,新拓展客户数和净增客户数都创了6年来新高;“工银e钱包”模式实现线上获客超过1300万户,占当年获客总量的30%。 此外,营业贡献在稳步增加。大个金板块的效益贡献在全行占比也达到46.1%,比上年又提升1.6个百分点,个人金融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6%,推动了全行盈利增长。 最后是智慧服务持续提升。工行已经基本实现全部境内网点的智能化改造,智能服务已经覆盖将近300项非现金业务,占比达到九成以上。 2020年,工行将从资源配置、渠道转型、场景建设、获客活客、产品创新、风险控制等多个维度,持续推进第一个人金融银行战略,进一步提升个金领域的领先地位。 同时,工行今年将会以打造客户的“极智体验”为中心,从多个方面持续推进智慧零售转型。比如,继续深化“全量客户”发展战略、推进“极智体验”工程、打造开放互联的生态体系,让金融服务更加“触手可及”。 金融科技创新四大突破 结语 【轻金融好文】1、2019银行金融科技最新布局!2、2019银行业十佳文章【轻金融】3、30万亿工行金融科技革命! 4、各大银行零售业务含金量比拼5、银行业这十年!一位股份行员工的反思 6、各大银行消费金融玩法揭秘7、工行大动作!推出首个全功能5G智慧网点 8、中小银行路在何方? 9、工行、建行的“较量” | 轻金融10、中行这一仗打得漂亮!11、中小银行正遭遇一场金融科技生死战12、中小银行信用卡业务报告!(史上最全) 特别声明1、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卡神吧系信息发布平台,卡神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2、您若发现有侵略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工作人员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3、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帮助我们转发它分享给你身边的好友。 |
如何变更中行贷款还款卡-手机银行功能强大
拜登“史上最大规模”释放石油储备,是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