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 20 文 | 张歆 吴晓璐 孟珂 科创板审核启动一年,通过注册企业即将满百。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截至3月19日17:00,科创板注册生效的企业数量达到98家,距离“满百”仅一步之遥。而此时,距离上交所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系统正式上线运行(2019年3月18日)恰好一年。此外,记者统计发现,一年来共有214家企业申报科创板IPO,除98家已经通过注册环节外,还有12家提交注册,2家终止注册,1家不予注册,25家终止审核,4家上市委审议通过,其余72家企业则分别处于受理、问询或中止等较早期流程。 “一年来,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审核工作亮点是问询及回复的及时公开,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理念。”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也是科创板经验中最值得推广的。” 上交所曾多次表示,公开化的问询式审核是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的重要机制,目的是为了“问出一家真公司”,同时让市场主体在信息充分披露基础上,对公司的质量和价值进行投资判断。记者注意到,科创板问询环节直指科创成色是否充足、关联交易定价是否合理、盈利能力是否可持续、实际控制人的持股结构等焦点问题,部分科创板申报企业甚至是在经历了五六轮的问询后才能迎来上市委会议。而且,对于信息披露的违规行为,监管也是“秒响应”,并直接问退了部分科创属性不足的企业。 “科创板运行比较平稳,符合市场预期,其最大特点是包容性,提高了审核效率,缩短了审核周期,这是其最大的优势。”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3月19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适应不同发展阶段和特点,企业的多套IPO标准和注册制发行机制是科创板的亮点和制度创新之处。” 第一创业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兴刚也强调了科创板在包容性方面的创新。李兴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科创板允许优质的亏损企业、同股不同权以及红筹企业上市,为急需资金的创新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差异化的上市标准充分激发了科创企业的活力。同时,科创板实行保荐机构跟投制度、高管及核心人员参与配售制度也是科创板创新亮点。” 不过,董登新认为,科创板目前的新股供给还是偏慢,其包容性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能容纳更多企业,这一点距离市场预期有差距。而且,这个差距甚至在科创板交易运行环节也有体现。 “如果水池太小,科创板无法平滑大资金和大机构的进出,也就没有办法实现大资金、大机构的长期驻扎。”董登新表示,“交易所要想方设法寻找、吸引稳定可靠的上市资源,并建立筛选机制,上交所可以主动与新三板对接,从精选层寻找优质资源,调动科创企业转板积极性。” 对于新证券法实施背景下注册制的推进,王骥跃则建议,进一步明确注册环节的审核内容,明确哪些事项属于重大信息披露要求事项,并提高注册环节的透明度。此外,还应进一步提高注册环节的可预期性。 李兴刚强调,其余板块可借鉴科创板实行注册制,但在具体标准上,也要设定与科创板形成互补并符合自身定位的条件,使得科创板、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在定位、需求及服务对象上有区分,促进注册制发挥出更有利于不同板块的积极作用,从而推动资本市场平稳发展。 对于创业板即将开启的注册制改革,王骥跃认为,创业板是存量市场,已经开板逾十年、拥有近800家上市公司以及超过千万投资者参与,创业板改革关系到更多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此外,创业板改革,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要提升市场效率、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入口开放是大势所趋,但不应仅聚焦于入口的开放,更应该聚焦于改革方案与改革过程对既有市场和既有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关注,更应该聚焦于用市场化方式加速淘汰劣质公司。 李兴刚则对科创板退市制度提出建议,“除了目前规定的财务、交易等方面的退市指标之外,还可以根据科创板的科创属性,建立上市公司高科技人才储备、专利技术、研发成果创造等方面的退市指标。如若企业高科技人才流失严重,科技含量大幅下降,就应该考虑是否让其进入退市程序。”(张歆) ![]() 科创板IPO“账单”:91家公司合计首发募资1087亿元 去年3月18日,上交所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系统启动,到目前已经满一年。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3月19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有91家,合计首发募资1086.73亿元。其中,民营企业71家,合计募资731.53亿元,占比分别为78.02%、67.31%。 首发募资金额最高的是去年首批登陆科创板的中国通号,募资超过百亿元。此后再无募资超过50亿元的公司,而过半科创板企业首发募资不超过10亿元。 从行业上看,机械设备(申万一级)、电子和计算机行业募资金额较高,分别募资287.74亿元、241.01亿元和202.76亿元。从上市数量上来看,机械设备和医药生物行业均有18家,电子和计算机行业则均有17家,排名前列。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科创板注册制提高了上市的包容性、适应性,通过设置5套差异化的上市指标,极大地促进优质科创企业上市。与此同时,科创板加强信息披露,加强投资者保护,加大违法违规成本,保障了上市公司质量。“总之,科创板极大地支持了中小科创民营企业融资,有利于我国经济转型,以及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科创板公司上市条件更加包容,将中小型创新企业通过公开市场融资的时点提前,降低了融资成本,同时也为民营企业新增了一个有效的直接融资途径。”华泰联合证券执委张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近日,上海发布“26条金融举措”,其中,在优化企业融资支持方面,提出支持与疫情防控相关的优质科创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同时,新三板转板上市规则(征求意见稿)显示,精选层连续挂牌一年以上,可以申请转板至科创板和创业板。 对于科创板后续“生力军”,潘向东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目前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的龙头企业;二是新三板挂牌公司中的精选层企业;三是海外上市的独角兽企业或红筹企业。 张雷表示,分拆上市企业也是科创板后备军来源之一。目前,A股披露分拆计划的公司中,大多数拟将子公司分拆至科创板上市。(吴晓璐) ![]() 科创板审核“最期待”:分拆上市和重大资产重组触发流程 科创板制度建设与资本市场整体改革正联动共进。日前,科创板审核启动满一年,结合企业特点,科创板建立起专项并购重组制度体系与分拆上市制度。 在科创板并购重组方面,2019年8月23日,科创板重组规则逐步发布,证监会出台《科创板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特别规定》;上交所出台《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征求意见稿)》。2019年11月29日,科创板重组规则正式发布,上交所出台《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2019年12月6日,科创板首例重大资产重组诞生,华兴源创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欧立通100%股权,此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不过,目前在科创板并购重组审核系统,进入审核流程企业数量暂时还是零。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自去年12月份《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出台,已有多家上市公司直接公告或间接表达了在科创板分拆上市的意愿。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19日,已有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分拆上市预案,其中计划分拆子公司至科创板上市的有5家。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何南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拟分拆公司多选科创板的原因主要是分拆资产一般都是一些新兴行业资产,基本上都符合科创板的申报条件,与此同时,科创板估值较高,且不受23倍发行市盈率的限制。 “此举可为科创板带来更丰富的上市资源,让科创板能够不断吸纳最优秀的企业,科创板市场在资本市场的规模效应和影响力能够不断体现,由此可吸引更多的资本参与科创板交易,形成良好的正向循环。”何南野说。(孟珂) ![]() ![]() ●远望“50万亿元总投资” 焦距长焦点清晰 ●政企合力疏解复工堵点 内蒙古上市公司破解复产难关 ●今日6家企业上会IPO常态化发行持续 | 一日6家企业上会透露了什么信号 ●【聚焦稳经济】发改委疏解治理投资“堵点” 加快重点项目落地 ![]() 我就知道你“在看” 特别声明1、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卡神吧系信息发布平台,卡神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2、您若发现有侵略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工作人员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3、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帮助我们转发它分享给你身边的好友。 |
如何变更中行贷款还款卡-手机银行功能强大
拜登“史上最大规模”释放石油储备,是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