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 18 文 | 朱宝琛 在3月16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有一句话令笔者印象深刻。他说,我国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内在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 不可否认,新冠肺炎疫情会对我国的经济运行带来冲击,这在今年前两个月的一系列数据中已经有所体现:包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货物进出口总额等,同比均出现下降。 有影响,我们勇于面对,并且积极行动起来,多措并举,力争将影响降到最低。就像抗击疫情一样,当前,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疫情蔓延扩散势头已经得到基本遏制。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疫情带来的影响是短期的、外在的,是可控的,我国经济内在向上发展的势头,并不会因此改变。 这两天,站在办公室的窗户前往外看,笔者明显感觉到北京三环上的车多了。这是因为企业都已经有序复工复产了,上班、外出办事的人多了。在这里不妨借用毛盛勇提到的一个数据:从有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复工率,除湖北以外的地区已经达到95%以上。 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这是稳经济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经济内在向上发展的动力之一。在这过程中,政府部门推出了一系列举措:金融、财税等政策齐发力,解决企业资金困难、降低企业经营负担;打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解决企业困境…… 这些政策的效果正不断显现。可以说,随着企业的生产经营逐渐步入正轨,正为经济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促进经济内在向上发展的动力,还来自众多不断崛起的新经济。 “宅经济”就是其中之一。疫情期间,“宅经济”风生水起,多样化、定制化、个性化的线上消费需求大幅增加。可以说,从线上到线下,新兴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所展现出来的强劲的发展潜力,对拉动消费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日前国家发改委等23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亦对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提出具体要求,包括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线上线下融合等新消费模式发展、鼓励消费者使用绿色智能产品、大力发展“互联网+社会服务”消费模式等。 可以预期的是,随着一系列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推出,疫情中被冻结、被抑制的消费有望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据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今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有望突破10万亿元。可见,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所释放的动力是巨大的。 新基建,亦会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之一。 5G网络、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可以预期的是,随着疫情得到控制,这些新基建项目会有序推进,基建投资将会很快回升,并有望在扩内需、稳增长,优化和升级现有经济结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风物长宜放眼量。相信等到3月份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公布之时,这些都会有所好转。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是有韧性的,内在向上的动力是巨大的,疫情之后的经济恢复和振兴都是可期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因为疫情的影响而改变。 ![]() ![]() ●国家统计局介绍1月份至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疫情影响总体可控 完成全年目标信心未变 ●美联储降息至零利率叠加QE 我国央行仍坚持“以我为主” ●疾风知劲草 上市公司打响复工复产攻坚战 ●年报季业绩“说话”:逾六成已披露公司净利同比增长 ![]() 我就知道你“在看” 特别声明1、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卡神吧系信息发布平台,卡神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2、您若发现有侵略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工作人员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3、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帮助我们转发它分享给你身边的好友。 |
如何变更中行贷款还款卡-手机银行功能强大
拜登“史上最大规模”释放石油储备,是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