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股市暴跌的影响,今日,港股市场开盘即遭遇重挫,恒指、国指低开逾7%,其中恒指创2017年1月以来新低。 午后,在能源、手机配件股引领下,市场回暖,指数遭遇暴力拉升,恒指瞬间回升逾5%。截至13日收盘,恒指最终仅下跌约1.14%,国指下跌0.78%。 ![]() 虽然今日的过程很惊悚,但是收盘表现尚算不错。不过,从更长一点的周期来看,港股市场本周累计下跌8.08%,创下了2018年2月以来最大单周跌幅。横向比较来看,由于国外股票市场还在交易,就3月9日至12日的4个交易日的表现而言,美股道指在上述交易日内下跌18.03%,德国DAX指数在上述期间内也下跌了20.63%,法国CAC40指数同期内下跌了21.3%。 虽然这样比较或许不是特别严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港股市场本周虽然也在大跌,但是相较于海外一些股票市场还算比较克制。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全球股市纷纷暴跌呢? 从消息面来看,3月8日,原油市场爆发"黑天鹅",沙特大战俄罗斯。 一方面,沙特大幅下调原油价格。4月卖往亚洲的原油定价下调4-6美元/桶;4月卖往美国的原油定价下调7美元/桶。 另一方面,沙特还暗示加大原油产量。据媒体报道,下个月沙特的原油产量每天将超过1000万桶,甚至可以达到1200万桶。 本来全球原油需求疲软,油价有下行压力,这时应该减产拉抬价格,但是在沙特、俄罗斯等国家增产的影响下,原油市场可谓是闻风丧胆! ![]() 3月9日,ICE布油跳空下挫26.18%。这一天,道指暴跌7.79%,盘中触发熔断,而恒指在9日也下跌了4.23%。 而特朗普周二明确喊话说希望豁免薪资税,直至11月份大选结束,并且抨击了美联储加息太快,降息太慢。同时市场预期美联储3月还有降息,降息75个基点和50个基点的概率分别为68.3%和31.7%。 3月10日,原油价格反弹,美股市场和港股市场双双回升,道指上涨4.89%,恒指涨1.41%。 然而,好景不长。周三备受瞩目的原油价格战再次升级。 沙特方面宣布每日产能提高至1300万桶每日,阿联酋方面则将把4月原油产量提高至400万桶/日以上,再加上美国EIA原油库存大超预期,油价的下行风险加剧,原油价格再次出现大幅跳水。 美股市场闻风大跌,道指下挫5.86%,而港股市场的恒指仅下跌了0.63%。 3月12日,虽然在美联储释放5000亿资金后,美股一度大幅反弹,道指暴力拉升逾千点。但是,最终还是难逃下跌的命运。到收盘时,道指和标普500指数均创下1987年黑色星期一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其中道指暴跌9.99%,并在盘中再度熔断。 ![]() 而除了原油市场的波云诡谲外,肺炎疫情在海外多国爆发则是另一个导致全球股市暴跌的另一个罪魁祸首。 目前,中国的新冠疫情已经得到遏制,而数据显示,境外有117个国家(或地区)发现确诊病例。 最新数据显示,意大利已累计确诊了15113例,新增2651例,死亡了1016例;伊朗确诊10075例,死亡429例;韩国确诊了7979例,新增110例,死亡了72例。 另外,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美国等多个国家的新增确诊占比较高,疫情有爆发的趋势。 ![]() 万幸的是,虽然这一次港股市场和美股市场有相同的开头,但是却有迥异的结局。 值得一提的是,本周港股市场虽然下跌,但是"北水"一直在逆势增持港股。 Wind数据显示,本周南向资金合计净流入510.66亿港元,为单周历史最大净流入额,其中沪市港股通净流入345.7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流入164.96亿港元。 ![]() 具体而言,净买入额排名前十的个股为建设银行、腾讯控股、工商银行、汇丰控股、美团点评、中国飞鹤、小米集团、农业银行、保利物业、舜宇光学科技;净卖出排名前列的则是中兴通讯、中芯国际、瑞声科技、中国生物制药、中国建材、鸿宝资源。 ![]() 面对南向资金持续增持港股,投资者或许不禁要问一句,港股市场未来是否可期? 以恒指为例,从现在的趋势上来看,虽然恒指最近在下跌,但是整体上仍然处于上升通道的下轨,并未跌破这一波上升趋势。 ![]() 纵向比较,恒指目前的市盈率(TTM)当前为9.13倍,处于近些年的低位,较中位数尚有不小的差距。 ![]() 横向比较而言,恒生指数的市盈率要低于上证指数、道琼斯工业指数,法国CAC40、德国DAX等多国股票市场主要股指;市净率也同样如此。 ![]()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原油大战会走向何方暂时不得而知,但是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是实实在在的控制住了,而多个境外国家却相反呈现出爆发的迹象。 另外,中国近些年的经济增速虽然趋缓,但是以中国的体量来说,目前的经济增速依然是很可观的,中国市场的机会相较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来说也更多。 或许在此次疫情的影响下,中国会成为国际资金的避风港,而港股市场相较于A股市场而言,更规范,也更贴近国际市场,更容易受到国际资金的青睐。 金牛基金经理、富国沪港深价值精选基金经理汪孟海表示,整体而言,港股当前高股息、低估值优势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后续在全球利率下行周期中,有望凭借高股息策略优势胜出,中长期配置价值在估值回调后进一步突显。 以管理对冲基金闻名的百亿私募保银投资认为,美股未来将面临疫情扩散的影响,相比之下港股具有较好中长期投资价值。 国投瑞银基金经理刘扬也表示,从估值来看,目前恒指和恒生国企指数的PE(TTM)在10倍左右,其历史市盈率中位数则在12-13倍附近,而标普500市盈率在20倍以上,A股沪市市盈率也12.5倍,目前港股的估值无论和其他市场横向比较还是与其历史纵向比较都处于低位,具有很好的投资价值。 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银行理财论坛前不久举办的网络视频会议上,睿远基金董事长陈光明也表示,"首先,长期而言,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是机构和个人的大方向,无论是保险还是银行,基本上是必选项。第二,尤其在中国,目前优质上市公司没有明显的溢价。配置首选其中有成长潜力和合理低估的公司。第三,H股是全球最低估值的市场之一,相对来讲潜在回报率比较高。"(格隆汇) 特别声明1、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卡神吧系信息发布平台,卡神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2、您若发现有侵略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工作人员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3、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帮助我们转发它分享给你身边的好友。 |
如何变更中行贷款还款卡-手机银行功能强大
拜登“史上最大规模”释放石油储备,是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