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是以pos机为基础载体的,想要用好卡,pos机达标是最核心、最基本的。 这个如果做不好,不管你如何折腾信用卡都是徒劳的。 目前市面上的pos机主要分为两种品类,一个是银行的机器,另一个是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机器。 我们自己手里拿到的都是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机器,银行的机器用不了,即便有也是不能用的。 市面上第三方的机器很多,比较有名的比如立刷、拉卡拉、随行付、中付、喔刷、瑞银信、付临门、乐刷、海科等等很多几十个品牌,上百种机器。老人们说人分三六九等,而这些机器也同样如此,有的机器相对好用,而有的机器很烂! 如何判断机器的好与坏呢?标准是什么呢? 是机器跳费率的严重程度,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是否跳码。 费率就直接决定了信用卡的死活。 ![]() 在2016年96费改之后,现在费率有三种:0.6的标准费率、0.38的优惠费率、公益类的0费率。 正常来说,市面上消费者所能接触到的商户。大多数都是标准费率商户,也就是刷1W手续费是60元,这60元由信用卡发卡行、第三方支付公司和中国银联三方分成。按照规定,60元的手续费,银行赚41.75、银联赚6.5、剩余11.75是支付公司的利润,这是一个正常的利润分配。 但事实上背后要复杂得多。 支付公司要生存,生存的唯一法则是占领市场份额! 如何占领? 必须线下招代理去干推广。 那代理凭什么推广?凭什么干活呢? 发工资(分润) 在支付领域来说,工资就是分润,这是一份非常诱人的管道收入,也可以理解为被动收入。你成功签约一位客户了,那么他刷的任何一笔费用你都能拿到分润。 支付公司只能通过高额的分润来疯狂招代理,从而快速占领市场,扩大交易量。 但是支付公司何止一家,全国范围的收单机构就几十家之多,竞争非常激烈。 你给代理开万五,我开万八,他开万十,另外一家开万十二,哪一家给的分润多,代理就给谁干活,这样的恶性竞争。甚至某家支付公司给下属二级代理的分润就高达万十四。这是什么概念?就是用户刷1W元,只算代理就能分润到14元。 一笔正常的交易,支付公司只能赚万十一点七五,给代理的分润就高达万十四。 那不是赔钱吗? 赔钱?不存在的,羊毛刀到底还是出在羊身上。 支付公司想要保本,只能在费率做一些手脚,0.6标准费率的话,支付公司能赚11.75。 那么如果偷梁换柱走优惠类费率呢? 优惠类费率是0.38,按照规定,银行赚30元左右,银联赚5元左右,那剩余的25都是支付公司赚的,这不就翻一倍吗?这样的话莫说给代理万十四的分润就是万十六的分润,他还是赚钱的,这就是跳费率,我们俗称跳码。 那最后买单的是谁坑的是谁? 是银行!! ![]() 正常一笔交易,本来银行能赚四十多,最后只能赚三十。 如果是公益零费率,银行是赔钱的,所以利润受损的是银行。 这个时候就有客户会说,银行吃亏了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怎么没有关系?关系非常大 客户手里拿到的可是银行发给你的信用卡,吃着别人的,喝着别人的,最后还砸人家摊子,不让人赚钱,银行能受得了吗?所以最后吃亏的还是客户自己,这就是跳码的原理。 跳码本质上是源于残酷的市场竞争和部分企业贪婪的欲望。 当竞争逐渐白热化,最终受害的是第三方的消费者,这个局是无解的,至少在当下无解,只要有信用卡交易就需要pos机,这个市场就会有竞争。 即便没有竞争,某些机构也扛不住跳码的巨大利益。 你想想利润至少翻一倍多,零费率的话利润是六倍,换作是自己,自己能经得起诱惑吗? 这么大个市场就没有有良心的支付公司吗? 有,但是大环境市场下不允许,因为分润开低了,代理就会卷铺盖走人、跟别人跑路。 有一些重视用户体验的支付公司,尽可能通过少跳码,抬高费率的形式来维护成本,从而减少跳码的频率。但是又有几个人愿意用高费率机器呢?绝大多数人还是愿意选择低费率机器,因为便宜。 如何选择一款机器?标准是什么 有一个基本的标准,高费率不一定都好,但是低费率一定都不好。 低费率机器就是所有0.6以下的机器,包括0.6还秒到的机器。 当你还在为信用卡额度发愁时,低头看看自己手里的机器。这个最基本的工具是否靠谱吧? 了解更多知识,请关注卡神吧,为您提供信用卡、贷款、理财、保险等资讯及交流! 特别声明1、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卡神吧系信息发布平台,卡神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2、您若发现有侵略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工作人员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3、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帮助我们转发它分享给你身边的好友。 |
如何变更中行贷款还款卡-手机银行功能强大
拜登“史上最大规模”释放石油储备,是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