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信用卡服务平台
卡神吧 首页 支付业资讯 查看内容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推开

2022-2-2 18:45| 发布者: houyongxin| 查看: 118| 评论: 0
摘要: 中国医疗保险日前,随着国家医保局发布《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医保支付改革进入“深水区”。业内人士表示,2022年,医保支付改革驶入“快车道”,将进一步推动医院加强运行管理 ...

卡神交流微群

全国信用卡交流微信群

   

中国医疗保险

日前,随着国家医保局发布《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医保支付改革进入“深水区”。

业内人士表示,2022年,医保支付改革驶入“快车道”,将进一步推动医院加强运行管理和成本控制,充分利用带量采购腾出的空间,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行为,优化收支结构。但同时还需注意,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非常规事件,对这种患者的支付政策还需进一步细化、完善,以促进医疗机构真正提供高性价比的医疗服务。

医保支付改革向纵深推进

《计划》表明,将加快推进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全覆盖,分阶段、抓重点、阶梯式推进改革工作,加快扩面步伐,建立完善机制,注重提质增效。

根据《计划》,在2019年至2021年试点基础上,按2022年、2023年、2024年三年进度安排。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分别启动不少于40%、30%、30%的统筹地区开展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并实际付费,鼓励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提前完成统筹地区全覆盖任务。

具体到统筹地区内,应按照三年安排实现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全面覆盖,每年进度应分别不低于40%、30%、30%,2024年启动地区须于两年内完成。病种入组率每年进度应分别不低于70%、80%、90%,最终全面覆盖(原则上达到90%)。

资料显示,DRG是按照患者的患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等因素,把病人分入临床病症与资源消耗相似的诊断相关组,以组为单位打包确定医保支付标准。DIP是利用大数据将疾病按照“疾病诊断+治疗方式”组合作为付费单位,医保部门根据每年应支付的医保基金总额确定每个病种的付费标准。这两种改革都是通过打包定价的方式,促进医疗机构转变运行机制,促使医疗服务提供方主动控制成本,为参保群众提供满足健康需求的最适宜的服务。

日前,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华波介绍,未来医保部门将按照CHS-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未来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完善一套规范成熟的技术标准,建立一套适应CHS-DRG/DIP变化的医疗机构运营机制,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医保专业化队伍,不断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

国家医保局医保事业管理中心负责人隆学文表示,支付方式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能,用有限的医保基金为参保人购买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同时激励医疗机构和医生主动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升控制成本的内生动力,促进分级诊疗,让医保和医疗“相向而行”。

整体“提速” 从数量付费到质量付费

业内人士表示,在新型支付方式下,医院回归功能定位,医生回归治疗定位。医院需要在节省成本的基础上,提高诊治水平、服务质量,提升效率,才能收治更多患者。医生在医院的绩效规范下,需要通过提升技术来获取更多报酬,放弃不必要的药物、检查,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

国家医保DRG技术指导组组长、北京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主任郑杰此前表示,对医疗机构来说,推行DRG后,原来靠量增收和扩张床位规模的时代结束了,将倒逼医院进行提质控费增效。医保部门在考核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明确结余留用政策,合理超支分担。因此医疗机构将更关注药品、耗材等成本管控,压缩治疗中的“水分”,实行更高效的管理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患者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支出。

地方医保支付改革已提上日程

为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在提升医保治理现代化水平上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各地自愿申报和评估的基础上,2021年12月17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印发DRG/DIP付费示范点名单的通知》,要求示范城市应聚焦抓扩面、建机制、打基础、推协同等各项重点任务,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向纵深发展。

来源:经济参考报

转自:学习强国平台

了解更多知识,请关注卡神吧,为您提供信用卡贷款、理财、保险等资讯及交流!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最新文章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

网站客服:

910303403

公司:福建卡神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盘屿路3号阳光天地G2座

Copyright ©2014-2020 卡神吧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闽ICP备15014850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4023501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