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编译丨韩国政府发布P2P贷款监管新政执行细则
2020/02/04 20:28:52
点击上方“宜信研究院”关注我们
2019年10月31日,韩国国民议会通过了一项有关在线投资的法案,厘清了更多P2P监管方面的不确定性,为韩国P2P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2020年1月28日,韩国政府发布了该法案的执行法令细则——《在线融资法案》执行法令(the Enforcement Decree of the Act on Online linked Financing),进一步公布了P2P企业准入要求的细节以及有关商业运营和投资者保护的条例。该执行法令于2020年1月28日至3月9日公开征求公众意见,而韩国P2P网贷的新立法将随后于2020年8月27日生效。
政策背景
近年来,韩国P2P贷款行业发展迅速。根据韩国政府的统计,韩国P2P贷款的总投资从2015年底的373亿韩元增加到2017年底的2.34万亿韩元,再迅速增加到2019年6月底的6.2万亿韩元。
随着韩国P2P贷款行业的迅速发展,韩国政府随即出台相关监管政策。2017年2月27日,韩国政府颁发了P2P贷款行业监管指引文件,通过较为灵活的方式监督行业发展,保护投资者利益。此后,韩国政府分别于2018年2月27日和2019年1月1日对《指引》进行了修订,以加强保护投资者免受不公平和风险行为侵害的措施。
2019年2月27日,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inancial Services Commission,简称FSC)会同韩国金融监管服务局及韩国金融学院举行公开听证会,计划提出一项关于P2P贷款的法案,并讨论新法案的建议。
2019年10月31日,韩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有关在线投资的法案,旨在消除P2P借贷的法律不确定性,促进P2P借贷业的稳定发展,为借贷双方提供更多保护措施。该法案的重点内容框架如下:
1.P2P贷款企业必须在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inancial Services Commission,简称FSC)进行注册,同时必须拥有至少5亿韩元注册资本。2.P2P贷款企业必须公开披露交易结构、财务管理状况、贷款规模、拖欠率等相关信息。3.根据韩国《信贷业务法》(Credit Business Act)规定,P2P贷款利率不得超过24%。4.禁止向P2P业务机构和平台最大股东放贷,禁止在从投资者处筹集资金前放贷,禁止出现期限错配等高风险行为。5.借贷双方都要遵守金额上限规定。6.P2P贷款企业必须遵守相关准则,为投资者提供必要信息,帮助其作出合理投资决策,并在平台破产等紧急情况下保护投资者。7.P2P贷款行业将同时由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SC)和韩国金融监督委员会(Financial Supervisory Service,简称FSS)负责。
2020年1月28日,上述有关在线投资法案的具体内容细则对公众发布,并于2020年1月28日至3月9日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监管新政细则
1.企业准入要求
从事P2P贷款的企业必须在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inancial Services Commission,下文简称FSC)进行注册,执行法令根据P2P贷款企业贷款余额的不同设置了相应的最低资本要求标准。
数据来源:FSC官网
在FSC注册后,P2P贷款公司的资本水平必须至少保持在最低注册资本的70%。如果企业的P2P贷款余额从上述三个既定类别之一转变为另一类别,则该企业必须重新在FSC注册,以确保新类别的最低资本符合要求。
2.商业运行规则
3.业务范围
4.投资者保护
为鼓励理性的投资决策,保护投资者资金安全,特制定以下规定:
5.中央登记处要求
将设立中央登记处,管理和维护有关在线P2P融资交易的最新信息,如借款人和投资者的信息,并管理借款和投资的限额。
来源丨FSC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宜信研究院(ceresearch)
宜信研究院依托宜信公司海量数据、金融科技前沿案例、集结全球商业智慧,与业界顶尖学者、机构紧密合作,定期发布行业研究报告,聚焦金融科技、小微企业成长、大数据等研究领域,为行业提供具有代表性及实用性的数据、案例,助力行业良性发展。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政策原文
2019年10月31日,韩国国民议会通过了一项有关在线投资的法案,厘清了更多P2P监管方面的不确定性,为韩国P2P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2020年1月28日,韩国政府发布了该法案的执行法令细则——《在线融资法案》执行法令(the Enforcement Decree of the Act on Online linked Financing),进一步公布了P2P企业准入要求的细节以及有关商业运营和投资者保护的条例。该执行法令于2020年1月28日至3月9日公开征求公众意见,而韩国P2P网贷的新立法将随后于2020年8月27日生效。
政策背景
近年来,韩国P2P贷款行业发展迅速。根据韩国政府的统计,韩国P2P贷款的总投资从2015年底的373亿韩元增加到2017年底的2.34万亿韩元,再迅速增加到2019年6月底的6.2万亿韩元。
随着韩国P2P贷款行业的迅速发展,韩国政府随即出台相关监管政策。2017年2月27日,韩国政府颁发了P2P贷款行业监管指引文件,通过较为灵活的方式监督行业发展,保护投资者利益。此后,韩国政府分别于2018年2月27日和2019年1月1日对《指引》进行了修订,以加强保护投资者免受不公平和风险行为侵害的措施。
2019年2月27日,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inancial Services Commission,简称FSC)会同韩国金融监管服务局及韩国金融学院举行公开听证会,计划提出一项关于P2P贷款的法案,并讨论新法案的建议。
2019年10月31日,韩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有关在线投资的法案,旨在消除P2P借贷的法律不确定性,促进P2P借贷业的稳定发展,为借贷双方提供更多保护措施。该法案的重点内容框架如下:
1.P2P贷款企业必须在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inancial Services Commission,简称FSC)进行注册,同时必须拥有至少5亿韩元注册资本。2.P2P贷款企业必须公开披露交易结构、财务管理状况、贷款规模、拖欠率等相关信息。3.根据韩国《信贷业务法》(Credit Business Act)规定,P2P贷款利率不得超过24%。4.禁止向P2P业务机构和平台最大股东放贷,禁止在从投资者处筹集资金前放贷,禁止出现期限错配等高风险行为。5.借贷双方都要遵守金额上限规定。6.P2P贷款企业必须遵守相关准则,为投资者提供必要信息,帮助其作出合理投资决策,并在平台破产等紧急情况下保护投资者。7.P2P贷款行业将同时由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SC)和韩国金融监督委员会(Financial Supervisory Service,简称FSS)负责。
2020年1月28日,上述有关在线投资法案的具体内容细则对公众发布,并于2020年1月28日至3月9日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监管新政细则
1.企业准入要求
从事P2P贷款的企业必须在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inancial Services Commission,下文简称FSC)进行注册,执行法令根据P2P贷款企业贷款余额的不同设置了相应的最低资本要求标准。
P2P贷款余额 | 注册资本 最低要求 | 维持资本 最低要求 |
<300亿韩元 | 5亿韩元 | 3.5亿韩元 |
300亿韩元≤余额≤1000亿韩元 | 10亿韩元 | 7亿韩元 |
>1000亿韩元 | 30亿韩元 | 21亿韩元 |
数据来源:FSC官网
在FSC注册后,P2P贷款公司的资本水平必须至少保持在最低注册资本的70%。如果企业的P2P贷款余额从上述三个既定类别之一转变为另一类别,则该企业必须重新在FSC注册,以确保新类别的最低资本符合要求。
2.商业运行规则
P2P贷款业务只能按其在线平台上公布的费率收取费用。
从事P2P贷款的企业只有在筹集到P2P贷款余额的80%以上的投资金额时,才允许进行本金投资。禁止企业将本金投资告知其他投资者或借款人,禁止企业先于其他人赎回本金和利息的行为。
禁止P2P贷款业务经营者为投资者保留本金或作出保证本金的承诺。
P2P借贷业务必须按照要求管理违约率。
3.业务范围
P2P贷款企业经其他金融法律、法规授权,可以从事征信局业务、金融投资业务、电子金融交易业务、保险招商业务和贷款经纪业务。
禁止P2P借贷业务将其与P2P投资、贷款相关的合同制作功能外包。
4.投资者保护
为鼓励理性的投资决策,保护投资者资金安全,特制定以下规定:
对于某些投资产品(如PF、抵押产品),P2P贷款业务经营者必须在筹集资金前的一定时期(72小时内)向投资者披露信息。
投资资金应在银行等存款机构进行存管。
对同一借款人的P2P贷款不得超过P2P贷款余额的7%,或70亿韩元。对于贷款余额低于300亿韩元的P2P贷款企业,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上限将设定为2.1亿韩元。
个人投资者最多可向同一借款人提供500万韩元的借款,每年总额为5000万韩元[ 注1:房地产投资产品最高3000万韩元]。合格投资者[ 注2:《金融投资服务和资本市场法》指定的合格投资者]可向同一借款人提供最高2000万韩元的借款,每年最高1亿韩元。
信贷金融机构不能投资超过P2P网贷总额的40%[ 注3:不能超过房地产P2P融资产品总额的20%]
5.中央登记处要求
将设立中央登记处,管理和维护有关在线P2P融资交易的最新信息,如借款人和投资者的信息,并管理借款和投资的限额。
来源丨FSC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宜信研究院(ceresearch)
宜信研究院依托宜信公司海量数据、金融科技前沿案例、集结全球商业智慧,与业界顶尖学者、机构紧密合作,定期发布行业研究报告,聚焦金融科技、小微企业成长、大数据等研究领域,为行业提供具有代表性及实用性的数据、案例,助力行业良性发展。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政策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