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下支付行业的风险管控成功举办
海尔互联网金融风控总监刘亚梅女士在沙龙上谈到:“中国第三方支付迅猛发展,组合在不断变动,信用卡的交易量也在快速增长。从信用卡的角度来分析欺诈及风险,中国的欺诈比例高达42%,拒付率相对较低,欺诈对用户的负面影响很大,21%的用户在经历欺诈后停止使用现在的信用卡,63%的用户在经历欺诈后降低信用卡的使用率,43%的用户在旧卡被盗后减少新卡的使用。这使得欺诈管理显得很重要,包括审核、批准、以及处理,及时有效的应对欺诈。” 当下中国支付行业的安全问题引发高度关注,欺诈现状已然呈现团伙化、地域化、年轻化、专业化。 同盾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OO马骏驱先生表示:“支付行业已进入到4.0时代,1.0时代是单纯网关时代,2.0时代是快捷时代,3.0时代是金融O2O时代,4.0时代是支付的拓展,包括P2P托管和支付授信。在互联网+时代,同盾科技提倡互联网-,利用大数据技术下的反欺诈模型,服务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风险管控,透过合作,把反欺诈服务打包到下游平台,服务支付企业在金融领域拓展新的业务,实现合作共赢。” 互联网金融行业借着政策的东风迅速在社会中掀起一阵阵浪潮,但相关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中安全问题尤为突出。Wexfin金融事业部总监冯平先生在沙龙上谈到:“在正式平台刚上线的时候,出过坏账,有经历才更会有感知。我们用’求和解惑’来形象的描述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风险管控。惑在于,交易系统、安全合规、运营推广、后期运维;求在于,系统建设、运营合规、系统安全、流量营销;解在于,反欺诈服务,目前Wexfin已与同盾科技结盟反欺诈;和在于,建立用户、流量、资产共享联邦机制,共创绿色金融生态圈 。” 通华财富总经理杨可木先生就基于支付大数据下小微企业面临的风险和大家谈到:“现阶段小微企业融资难,基于支付业务,围绕商户需求,开展多层次的综合服务尤为重要。在POS贷业务风险控制中,需要在贷前、贷中、贷后进行管理,主要从有效筛选到预警机制再到预期催收方面进行严格的把控,从而实现全流程的风险管控。” 随着对外贸易的日渐火热,外卡收单也成为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又一片蓝海。讯联数据范景先生就外卡收单风控做了详细的解说。“一证下机、机具转让、高额收费是外卡收单风险的现状,讯联风控作为防火墙,保障交易无风险。提供风险商户、交易过滤的基础服务。在数据服务方面,自身平台的黑名单数据库分析,同盾专业的风控信息引入,都为我们提供了真实高效的综合风险凭证,助力外卡收单,搭建安全有序的数据风控体系,构建更加紧密的风险防御联盟。” 在圆桌论坛环节,国内支付行业,风控行业专家,就三方支付的现在与未来展开讨论,共议三方支付的发展之道。 电信翼支付风控总监李真女士就“三方支付在未来如何提升用户体验”这一议题说道:“现在的三方支付平台都在通过各种手段来使支付更加便捷。平安银行发布光子支付,支付宝提出人脸识别,我们也在研制。我们专门设立一个媒介研究中心,专门研究支付叠加生物识别技术,目的就是在于提升用户支付体验,帮助支付行业安全升级。”宝付支付风控总监李明明女士则认为无论终端产品未来走向如何,最终都会归结为个人账户体系,如何给终端的个人用户带来更为便捷,安全的使用体验,要求支付平台产品创新的同时不断升级风控,给用户带来无感知的安全支付体验。 乾汇支付刘琼女士向大家阐述了跨境支付的风控差异在于:外卡与国内最大的不同是风险点不同,国外持卡人有强烈地维权意识,如果卡被盗刷一定维权到底,但国内的持卡者就会不在意。此外,我们发现把商户风险信息与商户一起分享会提升商户的风控意识,降低支付风险。 诚然,支付企业对于维护支付行业环境健康有序发展有着与生俱来的职责,但支付安全的保障一定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除了企业对自身风险控制能力的严格要求,还需要政府部门以宽容、谨慎的态度给予监管和支持,在此基础之上,用户也需不断提高财产安全意识,通过多方共同配合,势必会构建一个安全的支付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