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银行转型迫在眉睫 疯抢信用卡市场
最近,备受瞩目的各大银行纷纷发布年报,2017年,在传统房贷逐渐收紧的现状下,各行开始进一步拓展其他财富之路,如信用卡市场。
公开的各银行年报数据显示,过去2017年,发行量前3名的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其中,工商银行仍开设大户,数量为1。43亿张;建设银行也超过亿张大关,达到1。06亿张招商银行作为商业银行也非常迅速,达到了1亿张。
数据显示,招商银行的发行量不及前两家国有银行,但招商银行为2。97兆元的交易额和544亿元的收入,稳定在各银行的首位,笑傲江湖。
实际上,稍微注意一下,近年来处理信用卡业务的活动完全堵住了你。住宅区的门后,在路边,百货商店、超市、医院甚至厕所,年轻人拿着各种各样的小礼物诱惑做信用卡吧br/>
要知道啊。多年前,如果有信用卡的话,是身份的象征啊现在,印刷信用卡的伙伴认为是口袋里没有钱的男人。
我,刷现金卡!那是一张傲慢的脸。
为什么这些看似不正当的国有银行如此疯狂地抢夺信用卡市场?让我们看看数据。2017年,建设银行信用卡累计发行卡突破1亿张,相关手续费收入突破300亿元,比上年增加20%以上的工商银行信用卡超过827张。37亿元,增长18。3%。
这些都是白花银,而且动了几百亿元。
专家表示,国有银行的变革迫在眉睫,保护传统公司业务明显不利于经营发展。也就是说,各大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激增表明他们意识到危机,需要加快经营变革,推进中间业务的发展。
实际上,为了争夺顾客资源,各行各业全身解数。例如,工行重视信用卡的互联网布局,发售纯粹的在线信用产品,与京东合作向电器商品伸展触角的建设银行在信用卡获得渠道和产品创新方面,双方并进,农业银行的亮点是向大学信用卡发起攻击,发售信用卡的中行依靠国际业务的优势,积极开展海外卡业务,另一方面跨境合作
,争夺客户的战争在各个层面变身。为了争夺顾客,银行间的营业员也暗中转卖顾客资料,以完成任务量为目的。像侦破的事件一样,他在一家银行工作,短时间内工作出色的他很快就得到了600多名优秀客户的信息,这些客户信息成为他的利益法宝,其他银行的信用卡营业员得知后,陆续向他购买。所以他以每50元的价格卖给别人,几天内就赚了3万多元。
????????????????????????????????????????????????????????????????????????????????????????????????????????????????????????????????????????????????????????????????????????????????????????????????????????????????????????????????????????????????????????????????????????????????????????????????????????????????????????????????????????????????????????????????????????????????????????????????????????????????????????????????????????????????????????????????????????????????????????????????????????????????????????????????????????????????????????????????????????????????????????????????????????????????有业内人士这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