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信用卡服务平台
卡神吧 首页 贷款资讯 信用贷款 查看内容

是什么阻碍了数字信贷的下沉?

2020-4-1 20:29| 发布者: jjf364077039| 查看: 2320| 评论: 0
摘要: 作者|蒋亮中国建设银行绵阳分行高级分析师作者|郭晓蓓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摘要:由于数字转型进度较慢、经济发展调整等多方面的原因,金融机构的数字信贷下沉也遇到风险上升较快等一系列新问题。数字信贷下沉面 ...

卡神交流微群

全国信用卡交流微信群

   





作者|蒋亮

中国建设银行绵阳分行高级分析师

作者|郭晓蓓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

摘要:由于数字转型进度较慢、经济发展调整等多方面的原因,金融机构的数字信贷下沉也遇到风险上升较快等一系列新问题。




数字信贷下沉面临新的问题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主要问题是金融机构从大中型客户向小微企业下沉,以及在小微企业群体内部向下延展的过程中,金融机构自身价值创造遇到了阻碍,产生的价值无法实现对风险有效覆盖。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发展,数字技术充分应用于小微企业信贷价值创造链的各个环节中。这些经过数字技术改造的信贷业务,是当前金融机构方兴未艾的数字信贷业务。这些数字信贷较好的解除制约了以往普惠信贷发展一些银行价值创造的约束条件。
比如,通过移动APP可以让更多小微企业不必亲自到银行网点就可以方便了解和发起贷款申请,减少了金融机构与贷款需求者之间的供求信息不对称以及寻找成本;又如反欺诈数字技术应用可以让金融机构更好甄别欺诈者,集中精力服务真正需要的人;通过卫星地图银行可以低成本侦知企业开工情况,从而合理匹配贷款额度,等等。
总体来看,将数字技术应用于信贷价值创造过程中的数字信贷,向更多的小微企业下沉了信贷服务供给,延伸了金融机构的服务触角,让金融的活水流进了更多的工厂和乡村。但是,由于数字转型进度较慢、经济发展调整等多方面的原因,金融机构的数字信贷下沉也遇到风险上升较快等一系列新问题。
以消费贷款为例,曾被银行作为信贷下沉发力重点的个人消费贷业务,不少银行规模反而出现了下降,多家披露了消费贷不良情况的银行中,不良率上升成为了普遍现象。究其根源,主要是数字信贷下沉过程中,金融机构,特别是传统银行机构,贷前、贷中、贷后、风险分担等各方面都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梗阻点和难点,制约了下沉效果的发挥。具体来讲,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数字信贷下沉面临的主要难点


(一)缺足够自有流量,获取新客户难。传统银行主要依靠客户经理拜访和客户主动上门获取客户。在目前客户越来越少主动上门的情况下,没有自己的数字网络流量通道,难以依靠数字手段获得新的信贷客户。依靠第三方引流,流量本身越来越贵,且引来的客户业务相对单一,粘性弱,难以留住,来的快也去的快,容易仅成为资金通道,“饭碗端在别人的手里”,对银行自身长期发展不利。同时,监管部门对地方法人银行主要服务本地客户的要求,也限制了中小银行新客户的选择。数字化信贷下沉难以找到好的途径和新的作用客群。英雄无用武之地,再好的武器也白搭。
(二)缺核心识别信息,价值判断难。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和贵的关键症结在于贷款机构没有核心信息识别具体小微企业现金流量及价值大小,风险对价要求高,以及金融机构参与者少、贷款供给不足。现有的互联网络的社交等大量的行为数据能够识别是否欺诈,但缺少金融相关信息,难以判断价值大小。这不是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数字技术应用能解决的问题。比如,新网银行,企业员工70%以上都是数据技术人员,包括网络架构师、大数据建模分析师、反欺诈研究师等。
使用新网银行技术输出的一些P2P网贷平台,并没能避免暴雷,而新网银行做全流程服务的腾讯、银联,以及美团、滴滴等贷款平台的合作效果良好。根本原因是后者有更好识别客户的自有核心信息。当前数字信贷能够取得实质突破,也主要是通过关键的核心信息,如交易流水(如POS贷、工资贷、淘宝平台交易、微信支付等)、外部权威资信(纳税、发票、政府补贴奖励、政府采购、公积金缴纳等),通过一定算法能够匡算真实资产及偿债能力,然后按照一定比例折算为信用额及贷款额。缺少这些能真正识别客户真实价值状态的信息,银行就只能依赖房产抵押等客观实在物的价值打折来做风险保障。当这些可用核心信息基本用完,普惠扩展也需要新的核心识别信息才能驱动信贷的进一步下沉。



(三)缺必要支撑手段,贷后管理难。没有约束的承诺容易成为空头支票,信任也就异化成为了轻信。为此,需要安排一定管理手段对贷后企业行为进行约束。常见手段:一是抵质押,而且打折,通过抵质物高价值损失可能使贷款对象放弃违约;二是资金闭环,获得的第三方资金先到银行账上还款,企业无法干预;三是银行人员随时督查核对。
当前,有足额抵质押物和资金能够闭环的小微信贷需求已基本都能得到满足,下一步小微信贷下沉解决的重点是抵质押物不足或无法实行资金闭环的信贷需求。必须承认,20亿元的大型企业贷款和20亿元的小微企业贷款贷后管理难度是不一样的,前者几个企业可能两三人就够了。后者按照银保监会披露的户均50万元左右的额度,要管理的企业数量近4000户,而且按照银保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等文件要求,为了防止贷款资金被挪用以及流入禁止性行业,贷后管理要求非常细致、工作量非常大。
再加之小微企业本身特点,如资金不是那么一是一,二是二的分得清,各类资金常混在一起使用;一个企业在多个银行开户,资金一转弯出去到别的机构就根本无法核实等等,在没有必要工具支撑的情况下,所需要的人员数量会直线上升,成本难以承受。实际上,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很多机构数字信贷系统发出的各类需要核实的预警信息很容易被应付过去,比如客户经理就只打个电话给企业经办人员问一下,听企业人员怎么解释就怎么进行回复系统,从而轻易放过了风险。
(四)缺有效分担机制,出风险后补偿难。数字信贷的数字技术应用核心是利用历史数据计算的客户违约概率,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没人能做到算无遗漏,对于风险的一个解决办法是提高定价从而进行风险覆盖。比如根据财务数据简单计算,2018年网商银行的贷款收益率为18%左右、微众银行为10%左右。传统商业银行作为普惠信贷的主力,根据社会责任及国家要求很难走这条路,比如国常会及监管部门多次要求银行降低普惠贷款利率,2018年金融机构人民币一般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大致在5.9%左右波动。按照目前的LPR利率看,银行金融机构和P2P、小贷公司、民间借贷相比,其他机构的利率差距在2-5倍左右,如果银行贷款利率向其他机构看齐,无疑会极大推高社会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图1:各类机构贷款利率对比
另外的方法是利用资本金进行风险承担或是风险分担机制进行风险补偿。这就要求更加具有持续性的资本金补充机制及常态化的风险分担机制。目前看来,这两者建设力度明显不够,较大程度制约了数字信贷的进一步下沉发展。


解除数字信贷下沉约束的关键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无法利用现有的信息收集手段和作业成本,准确判断小微企业现在及其未来现金价值信息,从而实现风险收益平衡。金融科技进步带来的数字化信贷,使商业银行在解决欺诈等问题上有了长足进步。但是当前商业银行的科技赋能,数字信贷仍主要局限于单个金融机构自身内部信贷效率提升,如内部信贷流程、业务方式的改进,线下信贷业务线上化、审批自动化等方面。虽然有供应链金融等产融结合等行业价值信息增益,但由于核心企业不配合,不愿意过渡信用等原因,外部有价值的新核心信息获取非常有限。
疫情期间,小微企业受损较大,更需要金融机构加快信贷下沉,加大支持力度。下一步解除数字信贷下沉约束的关键是,抓住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对接社会发展,形成数字信贷下沉所需新的核心价值信息体系,突破原来的外部价值信息获取成本过高的约束;利用金融科技生态,打造开放式的信贷业务价值创造链,建立符合区域发展特点的多样化数字信贷模式;构建和完善数字信贷下沉的社会保障支撑体系。
(一)主动融入数字社会发展,通过社会多方的连接赋能网,挖掘形成数字信贷下沉所需新的核心价值信息体系,生成新的获客网络
一是主动用金融科技去解决社会、民生的“痛点”和“难点”,由此形成新的价值信息源泉。比如区块链技术重要的不是“技术效率改进”,而是区块链+带来,社会协同所必须的陌生人信任问题,是整体社会效率的提高。比如建设银行的利用区块链技术推出了协助追踪医药产品来源、追踪碳信用等项目。农行的“e链贷”利用区块链、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电商供应链融资业务相结合,从而将电子商务、供应链融资、在线支付、企业ERP、农户信用档案等行内和行外系统通过科技力量的刚性约束打造成相互信任、信用可控的供应链生态联盟。
二是通过金融服务场景建设,连接和赋能社会的各方面价值信息源。比如平安普惠和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公益助农组织等合作,从而获得农村地区创业群体等的核心价值识别信息,又如蚂蚁金服不局限于与单一的线下触达机构合作,而是形成一个多层次的连接触达网络,除了阿里巴巴的村淘店,还有地方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农业龙头企业、县域政府等机构。这样通过多样化的机构形成了巨大的连接网络。由于连接触达赋能的网络多层次化多元化,才使蚂蚁金服在“三农”客群中不断下沉,形成农业保险客群、农企合作客群、地方银行客群等各具特色的客群。
三是要充分利用多样化的信息网络,将其他碎片化价值信息挖掘形成自己的核心识别信息体系,生成新的获客网络。比如正是通过多方连接触达将客户信息数字化,蚂蚁金服才能使用多维度的农业特色数据,训练自己独特的模型算法,形成自己独有的识别客户的核心价值信息,生成新的客户获取网络。又如徽商银行的“融医通”产品,通过与医药流通企业ERP、医院ERP、 SPD等系统的直联互通,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内医药耗材的采购、物流、入库、结算数据实现对医药流通企业应收帐款的佐证确认,并以此为依据,为医药流通企业提供应收帐款融资服务,从而实现了不需要核心企业确认、以及信用分享下的弱核心供应链融资。



(二)重塑信贷价值链,打造多样化数字信贷下沉模式
一是利用金融科技生态,开放重塑小微信贷价值链。传统商业银行习惯信贷全流程自己做,可是普惠信贷下沉面对的困难多、问题复杂,仅靠一个机构很难解决。利用金融科技打造数字信贷,推动下沉是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但是金融科技投入非常大,除了大行外,中小银行很难承受,而且金融科技方向较多,技术类别很多,很难有机构能做到十全十美。
一个现实可行的路径是,将传统的信贷流程分解成线上获客、线下获客、调查核实、反欺诈、预审批/审批、贷后管理、不良催收、资产证券化等多个相对独立的环节,利用社会金融科技生态,逐环节寻找最优解决方案问题,从而利用社会的力量形成开放式的信贷价值链,在这个链中,银行就做自己最擅长的环节比如风险控制,链条方案及管理等。
就像顶尖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寻找自己产业链各个环节最优化分工一样,银行也可以利用社会金融科技生态重塑自己的信贷价值链,而不必事必躬亲的做完全部产业链。这样既可以避免全部流程依赖外部科技输入而形成事实的绑架,又能通过整体价值链的优化和标准接口的统一,自由搭积木式的择优选择任意环节的合作商形成更好的价值合力。
二是深化数据治理,发挥数字优势。数字信贷最大优势是,业务数字化后,方案→执行→反馈→评估→调整,数字业务这个流程的速度非常快,因此迭代升级进化的能力也就非常快。然而要发挥这一优势,数据治理是最基础和最关键环节,只有通过良好的数字治理,保持高质量的内外部数据采集、整理存储以及确保数据使用时能用、好用才能把数据变成生产力的基本原料、基本动能,才能源源不断地发挥威力。同时,在数据的使用的过程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只有足够数量和多层次数字人才,企业数据的优势才能彻底发挥出来,否则再多再好的数据,也只能是“沉睡的金矿”。

图2:数字化流程的优势
三是根据区域特点,打造多样化的数字信贷下沉模式。虽然现在已进入了数字时代,但全国各地及人群的数字化进程并不整齐划一,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性和代际差异性,比如数字经济发展,东部地区明显快于西部,城市地区明显快于县域及以下乡村地区。银行机构是各区域金融服务供给的主体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产品种类较为齐全,而不是像一些互联网金融只做简单的金融产品作为市场的补充,这就决定了各地的数字信贷下沉必须根据本区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推进,由此形成多样化的数字信贷下沉模式才符合中国国情。
举个例子,一些有线上销售的小微企业互联网痕迹数据较多,而长期从事线下业务的小微企业可能线上数据非常少。对于前者,全线上方式可能获得线上数据多,进行全流程的数字信贷问题不大。对于后者,则需要通过客户经理或借助第三方进行数字化。又如社会各行业数字化进程也是各不相同的,必须根据行业特点有针对性的数字信贷下沉,而不是削足适履,毕竟数字化只是手段,满足客户信贷需求才是关键,数字化的程度和方式可以选择。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数字信贷下沉的支撑保障体系
数字信贷下沉,进一步推动普惠提质扩面,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绕不过去的一道坎,仅靠金融机构单兵突进不行,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支撑保障体系:
一是风险分担机制。要建立完善政策性和市场相结合的风险分担体系,要通过政策引导,社会组织互助、政策资金、市场资金在各自的分工立分担风险责任实现市场资金通过看得见手和市场之手结合,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弥补市场调节的空白,推动数字信贷普惠进一步发展。
二是要加大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等方式支持,降低支持数字信贷下沉的资金成本,确保更多优惠传递至小微企业。
三是要适当提高数字信贷下沉后的小微贷款的监管不良容忍度,积极将数字信贷下沉的创新纳入监管“沙盒”,鼓励金融机构大胆创新,通过创新满足更多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四是进一步完善普惠信贷不良资产处理政策支持体系,要加大资产重组、并购、发行债券、呆账核销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同时,鼓励商业银行加强同证券、基金、信托等专业机构合作,借助信用增级、私募或承销商公开发售的方式,将更多数字信贷下降产生的不良资产转换为可以流通的证券产品。

看懂小程序上线啦!





看懂小程序APP





文章转载请加微信号:jianniangyi

看懂经济热文 点击即可查看

1、全国首个网络互助行业标准发布,能否为未来国家标准提供参考?

2、谁的货币最宽松,谁的刺激最有效

3、跻身民营银行第一方阵,新网银行2019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00%

你“在看”我吗?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精彩推荐